昨日(2025年7月30日),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(Kamchatka Peninsula)發生規模 8.8 的強烈地震,震源深度淺,屬於「巨推斷層地震」,進而引發太平洋海域海嘯。這起地震不僅震撼全球,日本、美國夏威夷等地都發布海嘯疏散警報,台灣也首度因海嘯潛勢而啟動中央災害應變中心,沿海地區接連發布海嘯警報,提醒民眾提高警覺、嚴加防範。

 

 

🌊 什麼是海嘯?

海嘯(Tsunami)並不是普通的海浪,而是由海底地震、火山爆發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大規模水體移動。與風浪不同的是,海嘯波長極長,速度極快(可達每小時 700 公里),即使外觀看似平靜,靠岸時仍能造成災難性破壞。
 

 別以為海嘯要淹沒才可怕:30 公分水深就能奪命

日本曾進行過一項真實模擬實驗,讓 20 名成人(男女各半)站在大型水槽中,模擬海嘯來襲的情境。
實驗結果令人震驚:
  • 當水深僅 30 公分 時,就有 60% 女性無法站穩或跌倒;
  • 水深達 40 公分 時,約有 90% 女性無法站立;
  • 當水深達到 70 公分所有人 都無法站穩,完全被海水沖倒。
一旦被海嘯水流沖倒,就有可能遭漂流物撞擊、捲入下陷地形,甚至被吸入海中,嚴重者會導致傷亡。
這項實驗提醒我們,海水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強大。即使只是「淹到小腿」的水深,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脅。
 
 

這也是地球對我們的提醒

頻繁的天災,是來自地球的一種訊號。氣候變遷、環境污染、海洋垃圾……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,都逐漸對我們反噬。
海洋不是無限的資源。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報告,每年有超過 1,100 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,相當於每分鐘倒入一卡車的塑膠垃圾。如果不加以遏止,到了 2050 年,海洋中的塑膠將比魚還多。
這些看不見的傷害,正在一點一滴地累積。

 

 

我們可以做什麼?讓行動回應地球的呼喚

當然,守護地球不只是「有意識」,更需要「有行動」。以下是我們可以從日常做起的 4 件小事:
  1. 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(如塑膠袋、吸管、外帶餐具)
  2. 隨手撿起垃圾,不讓它們流入水道與海洋
  3. 參加淨灘活動,推動社區或公司員工參與海岸守護
  4. 選擇永續產品,支持可分解、可食用或再利用的替代品

     

 

🧉一杯飲品,也能成為守護海洋的開始

Green Sound 可食用餅乾吸管,正是這樣一項從日常做起的小行動。
我們將可食用餅乾結合吸管功能,不僅耐泡、無毒,喝完還能直接吃下肚,完全不造成海洋垃圾,也不怕塑膠碎屑污染。
 
✅ 一起減塑愛地球 → https://www.euthank.com.tw/categories/green-sound-product

 

每一次選擇,都能是友善地球的一步。當我們更珍惜自然,它也會以平靜回應我們的善意。
讓我們一起傾聽地球的聲音,從日常行動開始,讓永續不只是口號,而是一場全體參與的生活革命。


資料來源:中央氣象署、NHK《地震與災害模擬研究所》、UNEP